獲得科技加持 藏藥材產業成為致富路徑
薩河兩岸寒意正濃。在位于拉薩河西岸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藏天虹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施工工地上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再過幾日,面向西藏中小企業提供生物工程技術、藏中藥加工技術的公共服務平臺——“天虹科技”即將掛牌并正式對外開展技術服務。
記者了解,這是首家通過技術轉移落地西藏,建成50L—500L—5000L微生物發酵生產線的生物制造企業。近年來,該企業堅持“科技+扶貧”模式,發展藏藥材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優化生產布局,調整產品結構,探索出利用藏藥助力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新路子。
創新,藏藥材產業成為致富路徑
藏藥是西藏的特色產業,盡管當地有種植生產藏藥的基礎,但因為藏藥材多靠農牧民采集野生藥材擴繁,品質難以控制,導致種植效益低,生產成本高,人工投入大,產業化發展受到制約。如何解決藏藥材種植技術問題?
天虹科技總工程師、高原生物制造工程技術創新團隊負責人王福清背上行囊,盤上科研“家產”,來到曲水縣,從藏藥材種植端著手,帶領團隊科研人員,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西藏農牧學院等高校院所專家,潛心鉆研種植技術難題,派出科技特派員深入到地頭開展技術培訓,普及藥材種植的技術要點,并就如何利用現有設施資源增加藥材的單位產量和質量進行指導。
“藥材基地發展起來了,帶動了才施鄉周邊不少村民增收致富,村民在農閑時節都來到基地務工,采收季節,每天有50人左右在地頭。”才施鄉村民卓嘎高興地告訴記者,僅農閑務工,一年就能賺到10000余元。他們將種植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將老百姓帶動起來大搞藏藥種植。2021年統計資料顯示,當地藏藥材種植面積已突破2萬畝,直接培訓農牧民群眾1500人次,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幫助農牧民群眾年均增收1.5萬元。
為了解決藏中藥飲片生產過程中設備工藝不穩定、飲片快速檢測與標準等問題,提升藏中藥飲片的檢測技術與標準,西藏天虹科技于2018年起開始建設西藏中藥飲片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圍繞藏藥研發開展研究,不斷解決市場單一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核心競爭力。王福清表示,我們的產業助農脫貧實踐充分證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支撐,讓生物技術研發成果普惠群眾
那曲是西藏的“北大門”,當地出產的優質蟲草享譽海內外,“冬蟲夏草”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藥材,素有“軟黃金”之稱。天虹科技積極利用那曲冬蟲夏草這一特色資源,以科技的力量改變冬蟲夏草的“命運”,用科技的力量,讓冬蟲夏草產業插上了翅膀。
他們自主立項“冬蟲夏草加工裝置與技術開發”項目,針對冬蟲夏草開發了適用于生產每日服用的冬蟲夏草粉末膠囊的加工裝置,可確保在操作過程中不產生漏粉的現象,且能準確控制每個膠囊內粉末的灌注量;同時開發的“冬蟲夏草儲藏箱”也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加快了冬蟲夏草這一優勢資源向優勢效益轉換的步伐。
曲水鎮的種植大戶索朗在當地從事藏藥材種植加工多年,一直以來采用傳統種植、采收方式,技術落后,因為沒有藥材標準化檢測手段,產出的藥材產品均為初級原料型的資源性產品。2019年在王福清的幫助下,挑選了黨參、當歸、黃芪、瑪卡等10余種藥材種植。合作社通過扶優培壯,為其降低成本和規模化種植提供了可靠保障。2021年索朗的合作社綜合產量達5萬多斤,產值超過70萬元。
為了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天虹科技攻克了姬松茸多糖提取關鍵技術等10多項藏中藥飲片加工關鍵技術,近3年來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9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6項,涉及生物工程技術、藏中藥加工技術等領域。
天虹科技新擴建的廠區內,符合GMP標準的藏中藥傳統飲片工程化驗證車間、藏中藥直接口服飲片工程化驗證車間,藏中藥飲片質量檢測室和藏中藥飲片防霉防蛀工藝研究室,廠房林立、路路暢通,一臺臺先進的儀器設備高效運行。在不斷提高經營效益的同時,企業千方百計為西藏農牧民脫貧攻堅提供種植、加工和銷售一條龍服務,受到當地農牧民的稱贊。(楊宇航)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