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人員發明可根據視角改變其外觀的3D打印物體
想象一下,當你轉動生日卡并從不同角度觀看時,生日卡會在生日蛋糕和鮮花的圖像之間閃動。毫無疑問,你可以想到其他例子,例如廣告中的這種變形圖像。然而,直到現在,這種效果還只限于平面。
訪問:
微軟Surface精選機型特惠6.3折起 翻新機滿100減100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首次開發了一個系統,用于創建三維物體,當從不同角度看時,其外觀會發生變化。同一團隊還開發了一個可在網上免費使用的編輯工具,可以讓任何人設計和建造這樣的3D物體,所有這些都是通過3D打印完成的。
"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的研究生Yunyi Zhu說:"我們的工作開辟了物理對象可以是什么的想法。"這是一個更大的愿景的一部分,即制造能夠改變其外觀、顏色模式和形狀的動態物體。Zhu說:"我們解決了外觀問題,這是可重復編程物體概念的一個維度,"他是10月份在2021年計算機協會用戶界面軟件和技術研討會上發表的關于這項工作的論文的第一作者之一。
Stefanie Mueller是這項工作的領導者,是EECS的助理教授,也是該論文的作者。穆勒也隸屬于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
該論文的其他共同第一作者是Jani Zeng(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已畢業)和Honghao Deng(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已畢業)。除了朱、曾、鄧和穆勒之外,其他作者還有EECS的博士后助理Michael Wessely和建筑系的訪問助理教授Axel Kilian。
"這項令人興奮的研究從根本上改變了未來產品設計的面貌。作為一名交互設計師,可以想象未來的日常實物如何根據觀察角度而有成千上萬的不同外觀(顏色和圖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博士后、芝加哥大學的新任助理教授Ken Nakagaki說:"我可以想到很多應用,從令人著迷的時裝設計到根據不同視角傳達不同詩意敘事的美學雕塑。"
平面卡片上不斷變化的圖像,以及現在的3D物體,都得益于印在卡片或物體上的許多微小鏡片。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創造的大約六個透鏡可以穿過一角錢面積的表面。被稱為透鏡,每個透鏡都覆蓋著一個微小的彩色圖像點的圖案。由于透鏡的放大作用,它只顯示其中一個彩色圖像點的顏色,這只是透鏡下整個區域的一小部分。觀看者看到的哪個放大的斑點取決于觀看者的視角和從該視角"照射到鏡頭的不同入射角度"。多個鏡頭一起"形成一個光柵顯示,并共同顯示一個取決于視角的圖像"。
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的編輯工具將所需的3D模型或物體以及設計者想要從一個變形到另一個的圖像作為輸入。然后,它計算出鏡頭的位置和物體表面的顏色模式,產生所需的效果。然后,設計師可以在向3D打印機發送"指令"之前預覽所產生的物體,在那里,物體、顏色模式和鏡片都是一次性打印出來的。
一個壺鈴可以引導用戶在運動時保持正確的位置。它是使用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工具制作的,該工具允許三維物體從不同的視角改變其外觀。
該團隊繼續創建了四個3D物體的例子,其圖像根據觀看者的視角而改變。這個想法是為了展示創建具有不同幾何形狀、不同圖像復雜性和不同數量變形圖像的物體的能力。示范對象,每一個都印有成千上萬的鏡片,其中包括:
一個用于鍛煉的壺鈴,可以向用戶指示他們是否正確握住了設備。如果設備太低,會出現一個朝上的箭頭;如果太高,一個朝下的箭頭會取代它。正確的位置會用一個復選標記表示。
一個床頭燈罩,根據人是在床上坐著(白天好)還是躺著(晚上好)而顯示不同的問候語。
一個耳塞盒,根據用戶的操作方式,在幾種彩色條紋之間閃爍。
一只印有激勵文字信息的鞋子,只有鞋主自己能看到(旁觀者或站在附近的人看不到該信息)。
這項工作涉及的主要挑戰是確定每個鏡頭尺寸的"甜蜜點",鏡頭越小,分辨率就越高。但是較小的透鏡也有更多的缺陷,所以制造質量會更差。Zhu和同事最終發現,一個直徑為三毫米的透鏡"適合大多數需求"。
該團隊還測試了其他參數,包括鏡片的方向(例如,朝上或朝下打印)和各種鏡片的后期處理技術。鏡片朝上并經過繪畫清漆處理,結果最為理想。
該項目從概念到創造示范對象大約花了兩年時間。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