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報:哈哈哈,聽說日本人吃不起西瓜
“日本人吃不起水果。”小時候,大家大概都聽說過這樣的傳言。早年間去過日本的人都說,日本哪兒都挺好,就是西瓜切片賣,草莓論粒賣,水果實在太貴。據(jù)說當年蒼井空剛來中國,看到中國西瓜價格,簡直激動壞了,從此每年一到夏天,就念叨著要來中國啃西瓜。
訪問:
阿里云“無影云電腦” 支持企業(yè)快速實現(xiàn)居家辦公
【資料圖】
現(xiàn)在電商平臺上的進口水果價格,似乎也印證了這則傳言:
靜岡蜜瓜928元一個,長野香印青提680元一串,即使以中產扎堆兒的小紅書物價來看,這些水果也貴得離譜。而國產相同品種,分別只要27.5元和28.5元。
為啥都是一樣的水果,偏偏日本賣得如此昂貴?這么貴的水果,真的有人為它買單嗎?
懷揣來自窮人的樸素疑問,我發(fā)現(xiàn),“日本人吃不起水果”或許和“韓國人吃不起牛肉”、“中國人吃不起茶葉蛋”一樣,只是一個誕生在誤會中的國際笑話。
不止中國人覺得日本水果貴得離譜,全球人都有這種感覺。
1993年,美國作家戴夫·巴里在游記《戴夫·巴里在日本》中,講述自己第一次在日本見到蜜瓜時的震撼:
“在百貨公司,一只禮品蜜瓜售價超過75美元。哦,我承認,它們都是極漂亮的蜜瓜,裝在極漂亮的小木箱里,可是,拜托,一個蜜瓜75美元?”
他還發(fā)現(xiàn),日本人互相贈送這樣昂貴的蜜瓜禮物時,總是謙遜說“這算不上什么好東西”。對此,他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吐槽道:
“要是擱在我們美國,對方一打開包裝我們就得玩命戳他,‘嘿哥們,你知道這瓜多少錢嗎?’,以后每年開party,自我介紹時候都得說:我叫Bob,曾經(jīng)給人送過75美元的蜜瓜!”
在搜索引擎鍵入“為什么”和“日本水果”兩個關鍵詞,得到的聯(lián)想結果全是“為啥日本水果這么昂貴”。
可見全球人民都搞不懂這個問題。
不過,這個全球性未解之謎可能只是外國游客的一個誤會。
日本水果貴,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
如果你看到的是百貨店貨架上的高級果品,那確實吃不起。但如果走進普通社區(qū)蔬果店里你會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另一種價格。
以同為首都的北京和東京做對比,有時東京水果甚至比北京更便宜。
東京羅森百元店中,一把香蕉110日元,約合人民幣5.4元,同樣大小的香蕉,在美團買菜賣6.9元。
盒馬日日鮮哈密瓜果切25.9元,日本IEON超市,更大盒的蜜瓜僅需399日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0塊錢。
至于傳說中日本人最最吃不起的西瓜,6kg左右的大瓜,日常售價在3000日元以內,特價的時候,不到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0元)就可以拿下。
對比菜市場兩塊五一斤的龐各莊西瓜,當然還是貴了不少,但也不是貴到啃一口都要掉眼淚的天價。
圖丨《昨日的美食》
俗話說得好,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同樣,要想感受物價對于當?shù)厝说膲毫Γ膊荒軖侀_當?shù)毓べY來看。
根據(jù)2020年的中日政府數(shù)據(jù),北京地區(qū)月收入中位數(shù)6906元,而東京的月收入中位數(shù)則為17839元,相距著實不小。
炎炎夏日,一個月花上幾百塊錢吃瓜,我們或許會覺得有點貴了,但對于大多數(shù)日本人來說,其實算不上多大負擔。
圖丨《昨日的美食》
只不過,大多數(shù)游客可能沒有機會走進當?shù)厣鐓^(qū),去了解這一點。在游客更常出沒的高街百貨店,水果又是另一種價格。
“太陽之卵”芒果4顆828元、“佐藤錦”櫻桃300克1015元、“陽光玫瑰”葡萄1串1069元……
高級水果老鋪“千疋屋”里,每一種水果都是我們熟悉的“國際傳說價格”。
但這些高級果品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看的。
八零九零后一定還記得風靡一時的“果籃”。厚實的藤編籃子,塞滿菠蘿蘋果葡萄,用玻璃紙包好,系上大絲帶蝴蝶結,沉甸甸的,不論是去醫(yī)院探望病人,還是過年串門走親戚,拎上都倍兒有面子。
百貨店高級果品就是日本人民的大果籃,“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賣的早已不是水果本身,而是一份體面。
每天,千疋屋從全國各地采購最優(yōu)質的名種水果,再精挑細選,30箱中才能選出一箱品相最完美的上架。
這些水果萬里挑一,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水果模板。躺在絲綢襯里的桐木箱中,閃耀珠寶般的光輝。
根據(jù)千疋屋統(tǒng)計,90%購買百貨店高級水果的人都是把它當做禮品,只有10%的客人留作自用。這10%自用的客人里,高級料理店或高級俱樂部還占了多半。
銀座高級俱樂部的媽媽桑高嶋就是其中一員。每天她要花100萬日元在高級水果店采購,32串高級葡萄、24顆黃金水蜜桃……她從來不講價,有時還嫌棄賣得太便宜。
果商總結:“對高嶋小姐這樣的客人來說,這就不是錢的事兒。”
高級水果店日常冷冷清清,如果不是為了挑選禮物,很少有日本人會光顧。
游客倒是經(jīng)常會在百貨店逛街時,誤入這些水果店,結果就像戴夫·巴里一樣,把“高級水果禮品”錯當了平常物價。
有趣的是,近些年,搞不懂這東西為啥這么貴的外國人,反倒逐漸成為高價日本水果的消費主力。
打開小紅書,隨處可見天價水果的試吃報告。大家一面嗷嗷喊著肉疼,一面美滋滋地表示,不愧是水果中的愛馬仕,就是特別好吃。
其實大部分日本天價水果,中國也有引種。“靜岡蜜瓜”就是中國的網(wǎng)紋瓜,“晴王葡萄”就是中國的陽光玫瑰。
如果只是想嘗嘗味道,中國水果無疑更加物美價廉。但為啥大家還是更樂意花10倍的價錢,去買日本水果?
不得不說,它就像壽司之神的壽司、煮飯仙人的米飯,雖然昂貴,但總讓人忍不住想嘗嘗,這么講究的東西,到底有多好吃。
生產、包裝、營銷,從田間到餐桌,日本水果一步步用“匠心”把自己打造成奢侈品。
首先名字就很講究。
北海道雪原中利用溫泉培育的芒果,叫做“白銀的太陽”,長野的高原番茄,叫做“云上紅寶石”,奶白透粉的草莓,取名“淡雪”,青森縣的頂級紅櫻桃,叫做“青森心跳”。
人類善于聯(lián)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個好的名字,串聯(lián)風物與水土,讓人還沒入口,就仿佛已經(jīng)嗅到了美味。
品控更是嚴格。
根據(jù)日本政府《野菜生產出荷統(tǒng)計》,每年約有14%的水果,會在收獲后,因為外觀品相不達標被舍棄。
以靜岡蜜瓜為例。出貨時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雪”、“白”、“山”和“富士”,由于出品時要檢測糖度,不同等級的甜度和風味幾乎沒有區(qū)別,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外皮的網(wǎng)紋是否足夠完美。
每一千個靜岡蜜瓜才能挑出一個花紋完美的“富士級”蜜瓜,渾身網(wǎng)紋細密均勻,如同上好的哥窯冰裂青瓷。
這樣一只瓜,售價超過800元,是“雪”級的10倍,也只有這種品質的蜜瓜才能進入最高級的果品商店。
“果中鉆石”富士級蜜瓜
日常還有各種政府資助的電視節(jié)目,告訴你農民種植有多用心。
一檔叫做《食彩之國》的節(jié)目,每期采訪一位農人,介紹他們如何栽培果蔬。
愛知縣豐橋的河合浩樹,人稱“豐橋法布爾”,他立志培育“能直接嚼著吃的檸檬”。連續(xù)9年因為害蟲而失敗,但他沒有使用農藥,而是鉆研生物,在果園里引進了30多種害蟲天敵,以蟲制蟲,最終真的培育出了“連皮都有甜味”的檸檬。
有人為了果子凝聚更好的風味,毅然砍掉果園里一半的果樹,也有人為了果子形成更好的花紋,定時給果子按摩。
地理上,日本山地繁多,土地稀少,農人很難擴大產量,所以勁兒都使在了提高質量上。
最后把質量轉化為價值的,是一整套成熟的商業(yè)營銷機制。
水果收獲后,首先由產地舉辦拍賣會,給價格定下基調。
每年都有日本水果拍出天價的新聞。
今年5月,兩只夕張?zhí)鸸弦?00萬日元落錘。6月,一盒“青森心跳”櫻桃,拍出60萬日元天價,相當于1粒4萬日元。
出價的不是當?shù)厮?jīng)銷商,就是地域振興組織,總之花一筆大錢,絕不是為了買來吃,而是為了向大家宣告:“我們的水果值這個價!”
隨后果品依據(jù)明確的分級制度,被分為不同等級,發(fā)往市場。
品相最完美的10%裝進桐木箱子,做為高級水果店的禮品。稍有瑕疵的60%進入大眾市場,供普通家庭食用,剩余30%瑕疵比較明顯的,批發(fā)給餐廳、食品加工廠,加工成其他產品。
農家還會和高級餐廳、高級食材聯(lián)名,借價格堅挺的前輩提升身價。
譬如靜岡蜜瓜配高檔威士忌、5J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和這些高端食材出現(xiàn)在同一場景,蜜瓜也顯得洋氣了不少。
獨特、稀缺、珍奇……通過營銷和嚴密的評價體系,普通水果被賦予了奢侈品的價值。
把水果當奢侈品賣,并不奇怪。
對東亞人來說,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里,水果都不是每日均衡膳食必備,而是生活的點綴。
因為制糖歷史早,以植物性飲食為中心,東亞人不像古代歐陸人一樣,依賴水果來獲得甜味、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所以水果更多是做為奢侈的副食出現(xiàn)在餐桌上。
在古代日本,水果不是蔬菜的近親,而是點心。經(jīng)典懷石料理,最后通常會有一道“水物”,說的就是水果,清香甜美,用來結束完美一餐。
所以說,日本高級水果雖然貴,但貴得能自圓其說。
誰都想讓自家產品賣貴點,但縱觀全球,日本幾乎是唯一一個成功把水果賣成奢侈品的國家。
相比之下,不論是新西蘭黃金奇異果,還是智力3J車厘子,在價格上都相形見絀。
這不由得令人有些好奇,為什么偏偏是日本?那套獨步世界的水果營銷與評價體系,最初又是由誰建立?
熟悉日本農業(yè)的朋友一定知道,此時該是JA登場了。
JA,全名日本農業(yè)協(xié)同工會,掌控日本全國農業(yè)的巨無霸組織。
絕大多數(shù)農業(yè)相關人士,都是JA的成員,它一面給農戶提供種子、種植知識等上游支援,一面管理農產品的下游產銷,甚至還提供育兒貸款和喪葬服務,如同巨網(wǎng)中央的蜘蛛,掌控著日本農人從搖籃到墓地的所有節(jié)點。
僅僅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全國性農業(yè)合作組織,就是大多數(shù)國家所不具備的。
農產品的收集、定價和售賣,大多由JA統(tǒng)一完成。因此農產品很少出現(xiàn)價格戰(zhàn),價格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
JA還事無巨細地規(guī)定了各種農產品的生產與出貨標準。從出貨時的最低糖度,到每箱草莓上下兩層該如何碼放,都在JA的管理范圍,日本全國農產品品質因此接近統(tǒng)一。
JA規(guī)定的草莓出貨規(guī)格和裝箱方式
由于JA的存在,日本登錄“地理標志商標”的55種地方著名水果,很少遭遇侵權仿冒。因為即使偷偷種植,也找不到安全的銷路。
水果分級與拍賣的營銷規(guī)則也由JA組織建立。它以壓制農戶部分自由為代價,換取了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環(huán)境。
一部分已登記的日本地理標志產品
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細節(jié)是,日本人以國產產品為豪。這種自信既是最基礎的食安自信,也是對背后更宏大體系的信任。
這些年,日本成功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世界農民都向往的方法論,中國農戶也一直在嘗試復刻這條天價花路。然而高級果樹沒少引進,一手好牌卻總是打得稀爛。
遠的不說,單說前幾年流行的“陽光玫瑰”葡萄。
陽光玫瑰味道清甜,口感爽脆,還有濃郁的花香,種植上豐產且耐病,自從2006年注冊以來,一直是日本的明星品種。
2015年中國引進后,國產陽光玫瑰售價一度高達每公斤500元,被稱作“葡萄中的愛馬仕”,讓農家賺得盆滿缽滿。
那時,葡萄不愁賣,每家經(jīng)銷商都在搜羅陽光玫瑰,別說品相略有瑕疵,就是“一穗只有幾粒葡萄的都有人要”。
不過這一時期,國產陽光玫瑰并不是以自己的名號行走江湖,而是魚目混珠,假做日本品牌“晴王”和“香印青提”來賣。
起初,由于品種相同,農戶也恪守從日本學來的培養(yǎng)規(guī)則,國產陽光玫瑰雖然是李鬼,味道卻不比正品差。
但很快,火熱的市場就把人沖暈了頭腦,很多人一知半解地匆匆入局。
有人為了產量,在一棵藤上保留過多果實,導致果實發(fā)育不良。
日本種植手冊:要盡早摘粒,僅保留40粒為佳
有人在經(jīng)銷商的利誘下提前采收,大大影響了糖度等品質。
還有人一味追求粒大粒圓,犧牲了葡萄的種囊,導致靠種囊產生的特殊香氣無法生成,葡萄風味盡失。
日本種植手冊:注意!不販賣低糖產品
結果不過幾年,國產陽光玫瑰口碑大跌,消費者也意識到國產貨和日本貨的不同,開始注意區(qū)別。
到2019年,國產陽光玫瑰價格已經(jīng)跌到了10-20元每公斤。
這些年,中國引進的日本高級水果品種,幾乎都走了同一條路:頭幾年,利用國內外信息差,碰瓷兒日本品牌,披皮營銷。后幾年,模仿者蜂擁而至,口碑迅速下滑。風光不了幾年,就消失在茫茫果海之中。
不只是引進品種,中國本土“地理標志商標”登錄產品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各種地理名產,都需要科普教人如何辨別真?zhèn)?/p>
五千年農耕文明,中國鄉(xiāng)村不缺好東西,但只有好東西,沒有明確、系統(tǒng)的組織營銷,就很難完成從散兵游勇向品牌的跨越。
就像一只天殘地缺的木桶,只有一塊木板直愣著,其余木板個個兒漏水。
沒有日本JA一樣強而有力的組織提供集體作戰(zhàn)指南。很多果商就以球鞋沖沖團的思路悶頭往前沖,一發(fā)現(xiàn)熱點就一窩蜂扎進去,結果熱點消失就成了刻舟求劍的可憐人,悶頭沖了幾十年,仍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中國形色俱佳的陽光玫瑰葡萄,最后得到的也不過是個“晴王平替”的評價。
尷尬背后,藏著人才引流問題。
13年前,日本電視臺在栃木縣采訪一個6歲小男孩,未來的夢想是什么,小男孩回答:
“我的夢想是務農。”
當時不少中國媒體當段子轉發(fā)過,覺得不過是孩子不懂事的玩笑話。
13年后,男孩成年,真的讀了農業(yè)職高,即將實現(xiàn)夢想。
對于從小想當科學家、宇航員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為啥有人的志向會是務農。
其實原因很簡單,日本農民收入不俗,是份體面工作。
在政府強力補貼下,2021年,日本農民人均年收入34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去除其中的“兼職農人”,這個數(shù)字還能更高。
所以很多年輕人正在返回鄉(xiāng)村,以年輕人的方式開發(fā)和推廣新水果。
不久前,日本時尚教父藤原浩發(fā)布了一張?zhí)貏e的蜜瓜照片,蜜瓜上的紋理,神奇地組成了他的經(jīng)典logo。
這只蜜瓜正是年輕農人組成的“四季果實俱樂部”專門為他定制的,也是年輕農人的新營銷嘗試。
一提到中國水果,大家腦海里浮現(xiàn)的最現(xiàn)代化的場景,不是助農扶貧,就是直播間里削菠蘿的老鐵。
仿佛從果農到消費者,所有人就都默認擴大銷路的唯一方式就是降價。
當年輕人紛紛離開故鄉(xiāng),前往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可能,960萬平方公里廣袤的土地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18931元的5億農人,不懂得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他們手中作物的重量。
更荒誕的是,他們哀愁的臉成了一種同情心的生意,定格的畫面,為買家提供一種廉價水果的同時也配上了隱隱道德優(yōu)越的附贈品。
如何讓自己手中的勞動果實更值錢,這對于傳統(tǒng)農人來說,是一場漫長的課。
也許有人會說,物美價廉豈不最好?但物美價廉并非對所有人都好。
不久前,一位博主在新疆,把網(wǎng)上買來的靜岡蜜瓜切給當?shù)毓芄蠑傊鞒浴傊鞑恢纼r格,隨便啃了兩口就隨手一丟:
“面的,不如我瓜好吃。”
隨后,博主用這只靜岡蜜瓜的價錢,買走了攤主半車哈密瓜。
參考資料:
1.RIN《陽光玫瑰栽培手冊漢化(京都)》
2.聶瑞潔《“陽光玫瑰”葡萄未來市場形勢分析》
3.溫鐵軍《日本高米價背后的農協(xié)壟斷及其政黨聯(lián)系》
4.雷安琪《日本天價水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5.于浩《中日地理標志商標規(guī)則比較研究》
關鍵詞: 視點·觀察 哈哈哈,聽說日本人吃不起西瓜 cnBeta
推薦
-
-
-
數(shù)據(jù)經(jīng)紀人是干什么的 數(shù)據(jù)經(jīng)紀人是什么意思?
近日,廣東率先推出全國首批數(shù)據(jù)經(jīng)紀人名單。首批入選的3家數(shù)據(jù)經(jīng)紀人試點企業(yè)涉及電力行業(yè)、電子商務、...
來源:星際派 -
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在哪舉辦 我國科技領域重大問題難題有哪些?
在長沙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代表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30...
來源:星際派 -
-
-
安徽省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基金有限公司舉行創(chuàng)立大會 注冊規(guī)模100億元
近日,安徽省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基金有限公司舉行創(chuàng)立大會。由安徽省投資集團聯(lián)合安徽叉車集團共同組建設立新...
來源:愛集微 -
-
英特爾在封裝設計中開發(fā)嵌入式電感全集成穩(wěn)壓器 用于穩(wěn)定3D堆疊系統(tǒng)功率
英特爾公司在封裝設計中開發(fā)了一種嵌入式電感的全集成穩(wěn)壓器(Fully Integrated Voltage Regulators,...
來源:愛集微 -
直播更多》
-
商湯科技市值跌破千億大關 投資者對商湯未來預期擔憂
今日商湯港股開盤后繼續(xù)大跌,截至發(fā)稿...
-
商湯科技市值跌破千億大關 投資者對商湯未來預期擔憂
今日商湯港股開盤后繼續(xù)大跌,截至發(fā)稿...
-
什么是海洋環(huán)境預報 如何精準預報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huán)境發(fā)生異常或激...
-
長沙地鐵6號線何時通車 長沙地鐵6號線最新消息
6月28日,長沙地鐵6號線啟動初期運營載...
-
我國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是多少 我國組建了多少個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
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組建了50個...
-
第一部雙卡雙待手機是哪個 最早的雙卡雙待手機什么樣?
世界上第一臺雙卡手機,誕生于 2004 ...
資訊更多》
焦點
- 科技部與寧夏建立新一輪部區(qū)工作會商制度 時間為2022年至2026年
- 銫是元素周期表第幾號元素 銫元素的用途有哪些?
- 《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guī)定》什么時候施行 《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guī)定》內容介紹
- 我國6G發(fā)展進度如何 6G什么時候可以商用?
- 日本人口去年減少60萬 馬斯克就生育問題“敲警鐘”
- 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在哪里 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在哪個區(qū)?
- 理想第二款旗艦SUV預訂火爆 服務器一度崩潰
- 5G網(wǎng)絡覆蓋“華中高鐵天路” 我國中部高鐵網(wǎng)再次擴能提質
- 整體DRAM庫存上升 第3季DRAM價格下跌3到8%
- 長城電動汽車怎么樣 長城電動汽車發(fā)展歷史長城有電動汽車有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