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昆明呈貢新增體育特色學校9所
近年來,昆明市呈貢區圍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大力發展惠民利民便民的群眾體育,多元化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和創新輸送機制體制,激發全民體育消費熱情,發展體育產業,促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相結合、體育和教育深度融合,堅持科教強體、依法治體,努力實現呈貢體育事業健康、升級、跨越式發展。2021年新增體育特色學校9所,其中云南省羽毛球特色學校3所,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6所。
打造更綠色的健身載體
呈貢區從城市社區居民基本健身需求出發,立足區情,對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進行規劃和合理布局,推進體育設施均等化建設,確保體育設施場地布點布局合理化,科學化。
2021年,通過各街道、各單位申報,建設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步道、健身房等項目15個,完成采購鋪設健身路徑6條、提升改造籃球場3塊。促進全民健身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打造呈貢人身邊的體育生態圈,建成春融公園、環滇生態廊道2條健身步道,其中春融公園健身步道在現有基礎上,提升改造為塑膠步道,總長約1.4千米,寬約1.3至1.9米,并安裝相應標示標牌及休息椅凳;環滇生態廊道由呈貢新城碼頭至龍王廟溝,總長2948米,建成2米寬透水磚步道,兩側各1米寬綠化帶,并安裝相應標示標牌及休息椅凳,推動健身設施綠色低碳轉型和開放共享,讓健身設施更加公平可及、更加綠色便捷。
構建更科學的運動方式
呈貢區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課堂評價標準》,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保證課程開課率達100%。深入推進大課間活動,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結合各學校實際和地方資源探索活動特色,挖掘教育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身體、體驗歡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推進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以“落實課程、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制定實施形式多樣、項目設置靈活、師生參與率高、保障措施得力的學生陽光體育活動方案,讓每個學生掌握1至2項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結合學校實際,按照地方課程和學校研發的課程內容,打造足球、籃球、啦啦操(健美操)、射箭、自行車等校園特色體育項目。
2021年新增體育特色學校9所,其中云南省羽毛球特色學校3所,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6所。嚴格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完成呈貢區56所中小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93.25%。
同時,舉辦更豐富的賽事活動和動員更廣泛的群眾參與。呈貢區按照《昆明市呈貢區打造健康頤養新區特色體育賽事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溪沖社區舉行了呈貢區2021年“萬溪梨花節”自行車環保騎行賽,在萬溪沖“萬畝梨園”中,結合呈貢區“萬溪梨花節”,參賽運動員既能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也能盡情享受到萬畝梨花盛開的宜人風景,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舉辦的呈貢區2021年呈貢象棋網絡公開賽,共有來自全省各地的126名棋手報名參賽,參賽選手中有省市冠軍、省內名手及象棋愛好者。此次比賽是歷年來云南省最大規模、最高水平的象棋網絡賽事,進一步豐富了“全民健身”的文化內涵,讓分層多類、安全有序的賽事活動體系成為促進全民健身的龍頭力量。
提供更強大的要素支撐
舉辦呈貢區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對培訓考核通過的100余人頒發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選派30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2021年昆明市二級社會指導員培訓班,強化對基層體育的分類指導。
開展“體教融合視域下呈貢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精英人才隊伍培養與建設”項目,進一步構建并完善呈貢區體育教育人才培養平臺,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在全區抽取監測樣本開展測試工作,呈貢區嚴格按要求完成3600人的監測任務,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為全面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水平和加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服務。
下一步,呈貢區將多措并舉,讓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明顯改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繁榮發展,全民健身參與程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讓“多鍛煉、少生病”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繪就一幅全民健身的活力畫卷。(云南網 記者楊萍通訊員孫思琪趙玥)
推薦
直播更多》
-
美議員桑德斯再次批評NASA過度補貼私人太空探索公司
美參議員伯尼?桑德斯 (Bernie Sander...
-
美議員桑德斯再次批評NASA過度補貼私人太空探索公司
美參議員伯尼?桑德斯 (Bernie Sander...
-
俄最大半導體企業米克朗計劃擴產 月產能提升至每月6000片
俄最大的半導體企業米克朗(Mikron)正計...
-
供應商在代工廠獲得更多可用晶圓廠產能 WiFiSoC供應緊張情況改善
Wi-Fi 核心芯片供應商在代工廠獲得了更...
-
日本三菱電機承認 該公司變壓器實驗中存在長達40年的舞弊行為
日本三菱電機當地時間 21 日承認,該...
-
日本北海道大學理學院科學家 開發出可協同工作分子機器人
日本北海道大學理學院科學家成功開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