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成研院打造院前急救系統新模式
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成研院”)專注于教育、醫療、農業、文旅、無人機等領域的信息化研發,特別是在院前急救領域,成研院的中移急救產品利用5G、AI等信息化手段助力打造更好的急救體系,實現“調度準、救治早、入院快”的整體服務理念,進一步提高救治效率,實現救治前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解決傳統急救難題建成端到端院前急救系統新模式
對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份考卷,成研院交出了一份創新答案——該公司在急救領域,特別是院前急救體系建設中研發的中移急救產品,已成為5G與醫療機構聯合創新,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醫療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依托自研的120調度系統和5G急救系統,成為中國移動智慧醫療的拳頭產品。
“從120呼救開始,到急救車到達現場,平均用時為14分鐘,而常見危急重癥的黃金搶救時間為病發后4分鐘。早期的院前急救效率不高,各個環節都存在掣肘。首先,在呼救者撥打120后,調度員往往看不到病患情況,僅靠呼救者的描述來判斷現場和患者位置信息,容易造成誤判,并且約有30%的輕微病患,通過簡單指導就能自行處置,無須調用急救資源。其次,當急救車出發后,呼救者無法了解車輛位置信息,在焦慮的等待狀態下,容易反復撥打120電話,不斷催車,造成120電話資源占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得不到有針對性的自救互救幫助。當病患上車后,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無法同步到醫院,隨車醫生也不能獲得院內專家的實時指導,導致急救過程存在空窗期和信息盲區。”成研院副總經理趙立君說,“目前,由于院前急救系統與院內信息系統未互通,院前電子病歷錄入、入院手續辦理等操作也無法提前完成。”
為此,成研院聯合廣東移動對廣州市139家醫院、378輛急救車進行5G升級改造,部署了多學科會診和急救車管理系統。目前一期項目已進入最后交付階段,并將持續端到端優化院前急救調度系統,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該系統很好地體現了“呼入即定位、呼叫即搶救、上車即入院”的服務理念。“呼入即定位”就是充分用科技手段,解決傳統定位難題,同時減緩病人焦慮;“呼叫即搶救”就是把救治進一步前移,主動靠前,從視頻呼叫開始介入,對患者提前干預,提升救治的成功率;“上車即入院”將打通從院前急救、院中治療,到出院隨訪的全流程。
三位一體,5G醫療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救治效率
“我們承接的120急救任務量排名陜西省第一,超過15000例/年。但之前院前急救系統建設還不完善,存在出車效率低、人工參與度高、工作量大等問題。”西安大興醫院醫務部主任劉濤介紹。
2021年7月,成研院聯合陜西移動為西安大興醫院打造了5G急救指揮中心系統。該系統是國內率先將“醫療、管理、服務”融合落地的案例,將5G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入醫療急救,成功探索了5G遠程B超、5G ICU、遠程視頻互動、遠程急救指揮平臺等應用,使患者在突發現場或急救車上提前接受檢查初診,為危急重癥患者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
西安大興醫院在推動“5G﹢醫療健康”的發展上邁出了率先一步。談到打造5G智慧醫療的初衷和核心理念,西安大興醫院院長賀建軍言簡意賅:“5G智慧,生死時速。一句話,要沖得上去,救得下來。”
比如心肌梗死惡化速度很快,急性心?;颊邚倪M入醫院大門至首次球囊擴張的時間被稱為“門球時間”,門球時間的長短,是決定急性心?;颊邠尵瘸晒β实闹匾蛩?,當前國際標準是90分鐘內。西安大興醫院應用5G智慧醫療系統開展數據集成分析后,可快速制定搶救方案,提前進行術前準備,創造出22分鐘搶救成功的最快紀錄。
“據我們測算,從急救病人接診到進手術室,從前需要三四個小時,現在只要一個半小時。”劉濤感慨地說,“對于醫院的急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為患者爭取更多救治時間,這是5G智慧醫療系統項目最大的意義。”
關注縣域急救打造立體網絡救援體系
“根據國家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我們也在持續關注縣域急救體系建設問題。為了提升四川巴中的應急救援效率,今年6月,我們與四川移動聯合打造了巴中空地一體化立體網絡救援體系。四川巴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自然災害頻發,地面救援開展易受到災害影響。因此,巴中救援體系建設融合了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基于自主研發的120調度系統和5G急救系統,建立了以區域急救中心為支點、以各級醫院為抓手的立體網絡救援體系,打通了陸地與空中、院前與院內的救援流程。針對轉運路途遙遠、路況較差的情況,可以調動直升機進行快速救援,將急危重癥患者轉運到醫院,為患者爭取更多生存機會。”趙立君說。
據統計,該系統運行以來,120急救出車時間縮短30%,呼叫接警能力提升4倍,轉運時間平均節約半小時,在醫院專家遠程指導下,極大地提升了120調度急救響應效率和患者搶救成功率。
無論是廣州、西安還是巴中,這些急救產品的落地應用,將5G﹢急救“調度準、救治早、入院快”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通過對院前急救過程的“全程覆蓋、全程跟蹤、全程管理、全程追溯、全程可控”,提高了管理效能,節約了診療時間,做到“盡收眼底、科學指揮”,推進院前急救建設實現“呼入即定位、呼叫即搶救、上車即入院”的新局面。成研院打造的中移急救產品系統已在全國廣泛落地。相信隨著系統的運行和不斷完善,未來的醫療救治會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完善,更好地為百姓服務。(溫婷婷 魏雪)
推薦
-
-
-
-
聯電公司6月營收達248.26億元新臺幣 連續九個月創單月歷史新高
聯電今(6)日公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 6 月營收達248 26 億元新臺幣(約 56 11 億元人民幣),月增 ...
來源:愛集微 -
-
-
-
-
-
直播更多》
-
馬斯克放棄收購推特 將讓華爾街銀行損失慘重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
-
馬斯克放棄收購推特 將讓華爾街銀行損失慘重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
-
佛羅里達州男子轉售假冒思科設備被捕 涉案設備價值超10億美元
美國檢察官宣布逮捕一名來自佛羅里達州...
-
以賽代練提升職業技能 泰州市智慧家庭服務工程師職業技能競賽圓滿落幕
近日,由中國電信江蘇泰州分公司、泰州...
-
閃存布局百家爭鳴 三星在128層單堆棧產品容量上取得突破
知名半導體分析機構 TechInsights 舉...
-
深化雙重預防體系建設 中國聯通召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試點經驗推廣視頻會議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召開安全生產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