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點評!隱私的成本,到底有多貴?
歐盟的隱私保護法《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今年迎來了六周年。然而多年來,美國全面的數據隱私立法一直停留在國會的待辦事項清單上。最近,美國國會推出的《美國數據隱私和保護法案》(ADPPA),仍舊存在許多分歧。
訪問:
阿里云服務器精選特惠:1核1G云服務器低至0.9元/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以下簡稱ITIF)從經濟成本的角度,對美國隱私立法提供了一個角度:數據隱私法對必須遵守法律規定的組織施加了成本,而如何立法應當考慮這其中的成本。
一些隱私權倡導者呼吁美國通過類似于 GDPR 的法律,認為這樣做將更好地保護美國消費者的隱私,簡化當前的聯邦和州法規拼湊,并協調美國和歐盟的法律,可以為那些發現自己受到多重、重復規則約束的企業節省數十億美元。
然而,另外一些反對上述觀點的人卻認為,類似GDPR 的法律將帶來巨大的成本,也可能無法產生預期的結果。在 GDPR 實施第一年之后, ITIF 的研究發現,GDPR 對歐盟經濟和企業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未能增加用戶的信任,造成了緊張的監管資源。
一、合規成本
立法者在制定新的隱私法時更有可能考慮合規成本,因為這些成本是法律直接強加給組織的成本。
這類成本包括因組織改變其運營方式以遵守隱私法規定而產生的任何成本,還包括以法律費用和私人訴訟權的潛在民事處罰形式出現的重復或瑣碎的執法機制的成本。
這些合規成本每年總計約為 167 億美元。
1. 數據保護官成本
隱私法可能要求組織指定一名負責合規的數據保護官。這給組織帶來了成本壓力,雇傭額外的人員來處理消費者隱私請求、系統維護和法規遵從性,或者將這些任務委派給現有人員,從而將他們的工作時間從其他活動中轉移出來。
ITIF 估計,為所有處理個人數據的美國組織要求數據保護官員的年度成本將達到 64 億美元。
2. 合規審計成本
隱私法可能要求組織提交由組織自己或第三方進行的合規審計,甚至是直接檢查。
ITIF 估計,要求所有處理個人數據的美國組織進行這些審計的年度成本將達到 4.4 億美元。
3. 保護隱私權里的組織成本
許多隱私法賦予用戶的權利伴隨著處理這些用戶個人數據的機構的成本。這些權利可包括訪問其由組織存儲的個人數據(數據訪問)、將該數據移植到其他服務(數據便攜性)、刪除該數據(數據刪除)或更正該數據(數據更正)的權利。
4. 執法的成本
有效的隱私立法需要某種執法機制,每種途徑都有自己的成本和權衡取舍。
如果立法允許重復或輕率的執法,特別是在擁有廣泛私人訴訟權的情況下,執法的經濟成本將會高得多。這將為針對處理個人數據的組織提起不必要的、毫無根據的訴訟打開閘門,這將抑制組織提供可能使他們承擔責任的創新產品或服務。
二、隱性成本
與新隱私立法相關的第二組成本是“隱形成本”,即立法者在制定隱私法時不太可能考慮的成本。這些不是法律直接強加給組織的成本,而是與生產力和創新降低相關的總體經濟成本。
根據ITIF 的研究,美國這些隱性成本每年總計約 1058 億美元。
盡管隱形成本不如合規成本那么明顯,但它們可能要高得多,因為它們影響整個經濟,而不僅僅是隱私法范圍內的組織。
如果新的美國聯邦隱私立法過于嚴格,限制有利于公共利益且隱私風險最小的數據使用形式,而不是專注于特定的隱私危害,并鼓勵有利于消費者和經濟的數據創新,情況尤其如此。
1. 降低消費者效率
隱私立法的第一個隱性成本是降低消費者效率。這源于透明度要求,旨在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權利以及如何收集和使用他們的信息,以便他們可以就如何共享個人數據做出更明智的決定。當這些要求導致用戶必須單擊才能訪問內容的彈出通知時,他們可能需要時間來查看和響應。
ITIF 估計,美國彈出式同意通知政策的生產力成本每年將達到 19 億美元。
2. 生產力和機會成本降低
隱私立法的第二個隱藏成本是由于與選擇同意、數據最小化和減少數據訪問、限制數據共享和限制其使用的目的規范要求等規則相關的生產力和機會成本降低。
選擇同意要求導致更少的用戶共享他們的數據,因為大多數用戶選擇不同意的默認選項,通常是出于非理性的原因。此外,獲得選擇加入同意的成本遠高于選擇退出系統,其中用戶可以撤銷同意以收集他們的數據。鑒于定向廣告等數據相關交易的利潤微薄,公司最終可能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數據最小化要求組織收集的數據不超過滿足特定需求所需的數據,這對在最初決定收集哪些數據時不知道哪些數據最有價值的組織產生負面影響,并限制組織分析數據的能力、開發新產品和服務。
3. 廣告效果降低
隱私立法結果的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隱藏成本是廣告效果降低。定向廣告是互聯網經濟的關鍵支柱之一,限制定向廣告有效性的數據隱私規則將損害依賴廣告推廣其商品和服務的企業、利用定向廣告收入提供服務的應用程序和服務他們以低成本或免費的服務,以及使用這些免費或低成本在線服務并在網上進行大部分購物的消費者。
三、如何降低隱私立法的隱性成本——有針對性的隱私保護法
根據ITIF的研究,GDPR帶來了巨大的隱性成本,包括由于合規問題導致的并購減少、數據保護要求成為新技術發展的障礙、歐盟科技公司的風險投資減少和風險交易減少,以及廣告供應商的市場覆蓋范圍減少。
隱藏成本的存在進一步削弱了以下觀點:即在美國聯邦數據隱私法中復制GDPR的方法,只需要讓組織遵守一套連貫的規則,而不是兩套相互沖突的規則,就可以降低成本。據估計,美國與GDPR立法相關的隱性成本每年總計1.06億美元,或占GDPR隱私立法每年總成本的86%。
通過對上述兩種成本分析,ITIF認為,美國應該尋求通過一套有針對性的、保護消費者的規則,將合規成本和隱性成本降至最低。這種方法將大大減輕處理個人數據的組織和整個美國經濟的負擔,而不是像GDPR那樣過于寬泛的立法。
1. 不強行要求“數據保護官”
為了確保合規,有針對性的聯邦隱私法仍可能要求進行隱私審計,而不對“數據保護管”進行強制性要求,這將使組織每年花費大約 4.4 億美元。
2. 對私人訴訟進行限制
為了執行有針對性的聯邦隱私法,國會可以依靠聯邦和州監管機構——特別是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州檢察長——而不是允許私人訴訟權,這會大大增加重復執法的成本。通過允許聯邦和州監管機構對違反聯邦隱私法的行為采取行動,將會出現一些重復執法,每年給組織造成大約 2100 億美元的損失,這只是與私人訴訟權相關的預計成本的一小部分。
3. 限制消費者控制權的適用場景
國會仍然可以通過在有針對性的隱私法中為消費者提供訪問、移植、刪除和糾正其數據的權利,從而賦予消費者更多對其數據的控制權。為了降低成本,國會可以限制這些要求的適用場景,例如只要求在某些行業處理敏感數據的組織提供這些類型的用戶控制,而不是將其全面應用于所有處理用戶數據的組織。
這將使組織花費大約 59 億美元,其中包括 54 億美元用于數據基礎設施、9000 萬美元用于訪問要求、1.3 億美元用于可移植性、2 億美元用于刪除以及 5000 萬美元用于整改。
總體而言,一項廣泛的(類似于 GDPR)美國隱私法每年將花費 1220 億美元,而更具針對性的法律將節約成本大約 95%,即成本在 65 億美元左右。
作為最終的成本節約措施,全面、有針對性的美國聯邦統一的數據隱私立法可以優先于任何現有或未來的州和地方隱私法。州隱私法不僅為州內組織,而且為發現自己受多個重復規則約束的州外組織,都產生了巨大的合規成本。
ITIF 研究發現,這些州外成本每年可能從 980 億美元到 1120 億美元不等,在 10 年內超過 1 萬億美元。通過制定一套適用于全國的統一規則并取代這些相互沖突的州規則,聯邦立法將大大降低成本和混亂。
表 1:GDPR 式法律與有針對性的隱私立法相關的年度成本對比(單位:百萬美元)
關鍵詞: 隱私的成本,到底有多貴 cnBeta
推薦
-
-
-
-
-
-
英國政府重新啟動與軟銀談判 希望吸引其子公司Arm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該國財政部長 Nadhim Zahawi 已與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展開談判,希望吸引其子公司 Arm 在倫敦證券...
來源:愛集微 -
-
-
-
直播更多》
-
重慶電信工會三大舉措落實員工暑期關愛 確保員工平安度夏
前不久,重慶各地持續高溫,員工生產生...
-
重慶電信工會三大舉措落實員工暑期關愛 確保員工平安度夏
前不久,重慶各地持續高溫,員工生產生...
-
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創新發展 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應用推廣期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平臺...
-
奮楫數字經濟主航道 吉林全省城區實現5G和千兆網絡全面覆蓋
在2021年末舉行的吉林省委十一屆十次全...
-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 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已正式建立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公開文件顯示,數...
-
保守黨高級官員向議長施壓 英國議會官方號退出TikTok
英國議會停用了其注冊僅 6 天的官方 ...
資訊更多》
焦點
- 六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標準 中國移動智慧中臺通過評估
-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無線電管理系統 舉辦新招錄人員第二階段入職培訓班
- 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 陜西啟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深度行活動
- 重要政策文件陸續發布 數字經濟成當下經濟形態熱度“頂流”
- 北京美中宜和發生工商變更 小荷健康增持相關股權
- 助企紓困促進消費加快恢復 北京多措并舉壯大數字消費
- 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包括哪些子體系?
- 確保防汛無線電專用頻率安全 聊城扎實開展黃河防汛無線電頻率保障工作
- 貴州省2021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同比增長20.6% 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
- 全國網信系統上半年累計依法約談網站平臺3491家 網絡執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